当前位置:
首页>>武博概述>>武博年度工作报告>>文章内容

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2022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2-01-05   点击:1039   来源:原创   作者:吴示昌

  2022年,武进博物馆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根据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决贯彻落实“532”发展战略,坚持“保护、传承、服务、创新”工作理念,多渠道助推文旅融合,为加快建设长三角文旅中轴贡献武博力量。通过全馆同志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水平

661A9252.JPG 

  继续推进“春秋淹城”展厅改造提升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年底改造完成。展厅总面积1359㎡,改造后的功能区主要有:淹城厅、临展厅、报告厅、贵宾厅、休息厅、卫生间等。项目总投资1099.38万,其中国家配套资金500万,区财政配套资金599.38万。改造提升后的淹城展厅将运用更加丰富的现代化手段,展示文物内涵,讲述春秋淹城历史故事,满足公众参观需求,更好地宣传武进地方历史文化,服务文旅融合大局,为下一步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打好展陈基础。同时将积极争创“2023年江苏省十大精品展”。

  完成办公区二楼厕所改造工程,总投资19.29万元。此项目的完工进一步营造了干净、舒适的参观环境,进一步推动了我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各界交流合作,打造特色展览品牌

  2022年共举办线下展览15场。其中文物特展5场,书画、摄影、工美展10场;推出线上展览1场。晓园艺术馆在历经半年多时间完成展陈环境和形式提升改造,做好展厅文物可预防性保护的基础上,于今年5月18日恢复开馆。

IMG_6819.JPG 

  成功引进南京市博物馆“同生天地间——南京地区六朝动物题材文物展”;与瓷寿堂合作推出 “瓷色繁荣——民盟中央美术院景德镇分院院藏展”;举办“第二届恽南田题画诗全国篆刻名家邀请展” “喜迎二十大·武进区第七届梦之蓝杯‘同心助残 与爱同行’慈善义卖作品展”“喜迎二十大 翰墨书新辉 ‘迹象’——武进书画院作品展”“享·动——武进体育文化展”“为往圣继绝学——碑学研讨会暨于右任书法展”“新时代颂 2022江苏美术摄影主题联展(武进展区)”等书法、篆刻、工美摄影临时展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其中“享·动——武进体育文化展”是本年度我馆原创大展,在第20届省运会举办期间,在区文体广旅局大力支持下,我馆联合武进体育总会、常州市考古研究所、溧阳市博物馆、武进曲棍球训练基地、武进石锁运动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此展。展览实现“体育+文物+非遗”跨界合作,以“古今连线”的方式展现体育文化发展脉络,促进体育和文化深度融合,让传统体育文化“活起来”,与观众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展览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在暑假迎来参观高峰,累计参观42561人次。

  三、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文化惠民成效显著

  博物馆参观总人数25.88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5.83万人次。接待省、市、区各级重要团队12批,84人。今年成功获评“2022年常州市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微信图片_202201172025481.jpg 

  继续围绕“浪漫春日”“七彩夏日”“高远秋日”“缤纷冬日”四大板块,结合“我们的节日、馆藏、名人、非遗、节气” 等主题,充分利用武博教育推广人团队,借助新媒体传播方式,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武博节日艺术课程、“你好,二十四节气”系列武博艺术(自然美育/食育)课程、“文物总动员”武博系列研学课程、“武博学堂”系列讲座、“武博红电台”等活动61个,共计136场,其中线下125场,线上11场。其中《“你好,二十四节气”武博自然美育课程开发运用》获评“2021年度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优秀项目。

夏1.jpg 

  暑期开展的“忆青绿·只此两宋”第八届武博夏令营研学活动,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基准点,致力于深入挖掘馆藏文物内涵,采用“课程+体验+实践”模式,在“寓教于乐”上做了新的探索,取得良好反馈。

  “武进博物馆之友”会员数量稳步增长,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武进博物馆之友”团队赴湖塘实验中学、鸣凰中心小学、香溢澜桥社区、嘉泽镇等地开展“中国书法简史”“书法金石气”“书法浅谈”等系列讲座36场次,在金东方老年大学开展《中国戏剧史》专题课程,累计授课50个课时。

志愿2.jpg 

  继续推进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武博教育联盟志愿者分队”“‘小小文化守护者’武博小志愿者分队”的服务管理,进一步提升观众服务质量。武博志愿者团队目前注册志愿者118人,至今志愿参与服务498人次,总服务时长个1315.5个小时。

  招募全市各大中小学教师,组建“武博教育推广人”志愿者团队。组建以来,先后开展了近千场的志愿者活动,主题内容丰富多彩,囊括了文物、历史、自然等方面,进一步扩大我馆文化传播影响力。“武博教育推广人”志愿服务获评“2022年江苏省博物馆志愿服务优秀案例”。

  积极发挥讲解特长优势,为冯仲云纪念馆、两湖创新区规划展示馆等公共场馆累计开展12天讲解辅导工作。

  四、充分利用馆藏优势,扩大媒体宣传力度

  为进一步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拓展文化传播新途径,我馆利用现有馆藏,推出恽氏家族书画、寺墩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春秋淹城遗址出土文物、明代王洛家族墓纺织品四大主题的“武博文物说”馆藏文物视频,通过短视频、公众号等官方媒体的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影响力。目前正在紧张拍摄、制作过程中。

  为天津理工大学、山东大学、横山桥王洛家族纪念馆筹备委员会、常州吴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累计提供133件组藏品影像资料,进一步“活化”博物馆典藏资料。

  通过联名、联创、联动和联盟的方式,积极推进“博物馆文创IP+”计划。我馆与“常州礼遇”示范店九洲喜来登酒店、合和圆缘食品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博物馆+”文创产业体系,掀起文化消费新热潮。中秋节期间,以“恽南田牡丹图”为主题,联名合和圆缘推出“花好恽来”月饼礼盒.

  武博拾礼长廊文创中心多次参加江南环球港、武进万达、青果巷等地各类文创集市活动。邀请六位省级非遗大师走进博物馆,参加“武博非遗文创集市”,进一步宣传本地非遗文化。结合展览、活动、馆藏文物共设计推出“恽氏家族”“享·动主题”“二十四节气香囊”“武博有礼·二十四节气茶”等37款文创产品,营业额45598.7元。

mmexport1653292895430.jpg

  继续推进与全媒体的宣传合作,进一步扩大博物馆社会影响力。全年我馆的信息通过《学习强国》《文旅中国》《常州日报》《常州晚报》《武进日报》,以及国家级文化信息平台“弘博网”、江苏卫视、常州电视台、武进电视台、抖音、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众多媒体平台争相报道,累计推送信息102篇。微信总用户数25186人,推送文章阅读总次数72715次,官方网站共推送24篇消息,访问总数26431次,博物馆知名度不断提升。

  五、稳步做好基础工作,持续强化藏品管理

  持续做好库房及藏品管理工作,加强对展厅及库房保存环境的日常监测,确保文物保存最优环境。全年认真执行藏品出入库、文物提用及文物资料借用制度,进一步加强库房日常管理。

  完成法人变更藏品交接手续办理工作,完成3293件组藏品移交盘点工作;完成《馆藏一级文物淹城独木舟修复保护项目》;继续实施25件/套《武进博物馆馆藏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清洗消杀、配料染色阶段;调整“史河流韵”基本展陈,新增“东汉白料猪、春秋曲折纹原始青瓷鼎、明孔雀绿釉盖罐”等8件藏品;继续推进二楼临时展厅预防性保护项目。

  截至目前共接收“清常郡东郊同仁堂捐屋碑记碑额”“大土三阳双寿图镜片”“江可群富山图镜片”“吴鹏行书单片”“祁硕森草书单片”“王建民虎啸图镜片”“余頡山水镜片”捐赠品7件,并完成藏品备案。

20220919_174216.JPG 

  针对省、市两级文博“双随机 一公开”检查组抽查情况,完成对文物账册、展陈环境、库房保管等情况的整改工作;完成97件/组吴仭之遗物档案书籍等物的整理、登记。

  六、积极打造平安武博,强化安全底线意识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全面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要求入馆游客佩戴口罩、测量体温,严格查验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证明,馆内每日清洁消杀,精准做好疫情防控。要求全馆工作人员认真做到应检尽检。为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今年我馆对展馆入口门禁系统进行了升级,启用了疫情防控智能门禁系统。实现了集健康码查验、身份证读取、人脸识别、智能测温等多功能于一体,通过大数据能够实现快速识别、查验人员身份信息,确保疫情防控安全高效,精准有序。

IMG_6985.JPG 

  在淹城展厅改造期间,通过日常巡查、定期检查等方式,严格规范施工方执行动火审批,强化现场安全管理;认真审定消防、安防和空调等系统的改造方案,确保改造后安防设备符合要求。

  全年开展12次安全自查工作,发现安全隐患9项;接受省、市、区公安、文博、消防部门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消防专项检查6次,提出整改意见19项,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保安队员岗位培训”“11.9消防日活动”培训活动14次,累计220人次;开展防暴反恐演练、消防安全应急疏散和灭火演练2次,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应急能力,确保博物馆安全无事故。

  全年投入32万元完成了一层展厅安防监控系统提升改造、视频综合一体机更换、UPS备用电源项目、消防系统联网报警主机更换、气体灭火系统充装等项目。

  七、党建业务互融共进,打造高效敢为团队

  博物馆党支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党建+接待、文保、展览、社教、志愿者”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主题党日”和“学习日”要求,以“学习强国”“武进党建云平台”为载体,开展10次线上线下主题活动。3月选派多名党员干部赴疫情抗击一线,充分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IMG_4120.JPG 

  今年共有6人通过职称评审,其中副研究馆员1人、馆员2人、助理馆员3人。

  张克强同志书法作品入展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联主办的“2022‘中吴书风’艺术双年展”;入展由民进江苏省委、民进四川省委主办的沿江三地民进喜迎中共二十大书画名家邀请展;入展常州市政协“喜迎二十大 同心向未来”书画摄影非遗作品展;入展“在正道上行——攀枝花民进开明画院成立书画作品展”;入展“寻美常州”常州市武进区新社会阶层人士“献礼党的二十大,同心奋进新行程”艺术精品展。

  积极参与“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博物馆教育示范项目和研学基地申报”“江苏省第二批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遴选”“第二批馆藏珍贵文物相关信息资料”“常州市2022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及创新项目申报”“2022年武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申报”“常州市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江苏文化遗产游精品线路”等多个省、市、区级项目申报工作。获评“常州市巾帼文明岗”“2019—2021年度常州市文明单位”“2019—2021年度常州市武进区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博物馆以申报为契机,补短板,找不足,不断提高工作标准,提升工作质量,助推业务工作提档升级。

  共组织馆内员工参加讲座、研讨活动6场次、76人次。包括“2022年全国博物馆讲解员培训班”“2022年全国博物馆展览实践高级讲习班(第三期)”“紫金奖·博物馆文化创意”线上大讲堂”“全国博物馆文创实践讲习班”“中国文化遗产公开课明清景德镇窑彩绘瓷器鉴赏线上培训班”“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江苏主会场启动仪式”“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政风热线》直播活动”等,打造一支专业能力突出,职业技术过硬的工作团队。

  新的一年,武进博物馆将继续以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为目标,对标国家等级馆的工作标准,凝心聚力,奋发前行,为推进武进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

 2023年1月3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