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章内容

综合管理篇| 十年磨一剑 真积力久则入

发布时间:2021-01-06   点击:1813   来源:原创   作者:配置员

  

1.jpg

   武进博物馆成立于1983年,其归属与馆址几经变易,至2007年,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与武进淹城博物馆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新馆于此时正式对外开放。

  武进博物馆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近年来,为推动博物馆规范化、长效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效能,我馆对照国家等级博物馆评估标准,不断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综合基础实施,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推动了博物馆各项工作稳步发展。

  一、组织机构科学,为发展夯实基础

  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隶属于常州市武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现设有办公室、讲解接待部、陈列保管部、社会教育部、考古学术部、安保部6部门。同时,按照相关标准与规定,我馆创新组织机构建设,积极引入博物馆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成立了武进博物馆理事会、监事会组织,广泛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科学完整的内部组织机构已成为保障博物馆有序运行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内部制度健全,为管理提供依据

  我馆内部设有全面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编制有《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规章制度汇编》《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章程》《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财务管理制度》等,对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工作均制定明确的标准,严格执行。

  三、基础设施完善,为公众提供便利

  武进博物馆建筑面积8728平方米,为二层仿汉代建筑。公共服务空间面积3792平方米,展厅面积3042平方米,教育空间面积110平方米,库房面积284平方米。

  作为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我馆严格按照《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6-91》要求,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各建筑功能分区设计科学,布局合理,资源实体疏密度优良。

  我馆建筑古色古香,周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馆内布置有绿植盆栽,清新舒适。

  博物馆功能区块布局合理,设施齐全:馆内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存物处、休息处、博物馆商店、卫生间和影视厅等公共服务空间,提供了残疾车、婴儿车、眼镜等借用服务,可以满足游客参观的各项便捷需求。

  此外,我馆卫生保洁采用社会化服务,垃圾清扫实行分区负责、分类处理,专人跟踪,全天候保洁。

  四、安保工作扎实,为运行提供保障

  我馆为国家文博系统三级风险单位,是区级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和消防安全管理重点单位。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保卫队伍正规有序,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设施设备安全可靠,以打造“平安武博” 工作目标,已经连续三十多年保持安全无事故。

  (一)安全保卫组织机构健全、部门职责明确

  (二)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武进博物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馆根据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安全防范三级风险单位防护。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通过省公安厅和文物局验收(文号为:苏公厅[2013]676号);消防系统通过了区消防部门的验收(验收文号为:常武公消竣查字(2012)第0216号)。

  (三)教育培训应急演练有亮点

  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例会以及逢会必讲安全工作,全年开展两次安全演练活动。

  (四)安全整改有成效

  2017-2020年度我馆在省公安厅、文旅厅和文物局组织的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市文广旅局组织的全市文化和旅游领域安全生产明察暗访以及区安全会组织的“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专项执法检查等一系列安全检查中共计接受15次以上专项安全检查。在一系列的安全检查中共提出整改意见49项,到目前为止共投入整改资金约1000余万,已全部完成整改。

  五、梯队建设合理,为创新提供动力

  坚持“保护、传承、服务、创新”工作理念,秉承“服务优先、文保率先、科研为先、发展领先”发展宗旨,人才队伍实现了新的突破。现全馆文博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3人,逐步形成了有梯度、有担当、业务强、作风正的专业文博队伍。充分重视重点专业岗位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优选年轻同志担任中层干部,完善人才结构布局,推进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职工的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学习,促进干部职工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单位的综合竟争力。

  六、宣传成效显著,为品牌提升影响力

  我馆高度重视宣传推广工作,广泛利用媒体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树立品牌形象,努力提高博物馆知名度,给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服务。通过多年摸索和积累,我馆已经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宣传推广体系,除了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上刊发新闻、专题、采访等,还与网站、微信等新媒体有密切的合作。三年来,我馆在全国性电视台、电台播放博物馆及活动专题片、专题节目共计28次;在全国性报刊媒体共刊登武进博物馆专题报道43篇;通过地市级重要报刊媒体刊登常州博物馆专题报道38篇。在2016年5月底推出官方微信公众号,目前关注人数达1.23万人,公众号自推出以来,推送展览信息、教育活动、公益讲座等各类资讯367篇,内容丰富,版面设计精美,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七、加强旅游推广,扩大博物馆知名度

  我馆自开馆以来即重视博物馆旅游发展,与多家国内知名旅行社签署合作协议,制订详细、完善的推广计划,可操作性强,为博物馆开展旅游研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常州中青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将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作为武进定点推荐景点,推出了数条特色文化旅游线路,全国各地的旅游团纷至沓来。

  八、信息化建设完善,为文物保护和发展助力

  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信息化建设项目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及《“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有关要求,实现文物和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传播和利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完整保存文物及相关信息,多渠道推广和传播文物资源。更好地促进文物“活”起来,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管理、利用要求开展总体规划,数字化保护系统整体架构由基础环境、支撑平台、数字化应用三层组成。

  九、拓展开放时间,丰富市民夜生活

  为了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加强文化的传播,让个多人了解武进的传统文化和家乡故事,武进博物馆2015年起尝试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放夜场。2019年暑期正式开始开放夜场活动,延长开放时间,并配以举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例如 “腔调——常州锡剧艺术”演出活动其中包括常州锡剧艺术特展、锡剧联唱表演、戏娃娃活动等,2020年“来武博,约一夏”夜场活动包括戏剧演出、文艺演出、少儿民乐艺术表演、名家导览、免费讲解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的参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进一步加强了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夜场活动是武进博物馆主动对接国家发展夜间经济、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博物馆夜间开放,有利于发展夜间文化旅游经济,推动城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本地市民、观光游客提供独特的夜间参观体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文化需求。

  十、发展规划明晰,为未来构筑蓝图

  科学准确、合理有效的发展规划是博物馆开展工作的重要指南,我馆十分重视工作计划的制定,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交流探讨,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发展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计划;同时根据业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制定带有本馆特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文本,并邀请专家规划论证,确保文本科学性和可行性。此外,我馆还将近年来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均公布在官方网站上,便于公众进一步了解与支持博物馆工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