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章内容

云上武博 | 永不消逝的电波与英雄——王诤

发布时间:2020-11-04   点击:1744   来源:原创   作者:王颖

他是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
他一生深得毛泽东信任;
他靠着半部电台打天下,
是我军通信事业的奠基人;
他没有在火线上冲锋陷阵,
却为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

他就是被毛泽东誉为

我军通信工作“开山鼻祖”的

王诤将军。

微信图片_20201104143001.jpg

王诤 原名吴人鉴,江苏武进人。1928年,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国民党军中担任无线电报务员。

1930年,国民党开始对江西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红军在龙冈地区一举歼灭了第18师。这次战役中王诤等10名电报人员弃暗投明,加入了工农红军。他们受到了红军领导人的重视,毛泽东、朱德亲自任命王诤为红军无线电队队长,对他高度信任。
  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缴获了一部只能收听,不能发报的电台,被称为“半部电台”。在随后追击国民党军时,红军又缴获到一部电台,王诤和战友就靠着这“一部半”电台,开创了人民军队的无线电通信事业,并在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

微信图片_20201104143151.jpg

      1931年,蒋介石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二次疯狂的“围剿”。王诤亲自上阵,利用那半部电台,日夜监听着敌军动向,终于截听到了重要情报。那天,王诤突然听到敌方用明语交谈,由于当时敌方并不知道我方已有电台,竟然使用明语通话。从对话中得知敌人将在第二天早晨向我军驻地进行围攻。王诤立即将这条重要情报送到毛泽东和朱德的手中,根据侦测到的敌军到达时间、地点和部署,在敌人必经处设置了伏击圈,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之后,无线电通信队在广昌城外侦听到城内敌军最高指挥官重伤,于是赶紧将消息传遍全军,攻城部队士气大作。守城敌军闻讯再无斗志,弃城逃跑。这是无线电台首次配合红军作战取得的重大战果。在庆贺胜利的大会上,毛泽东把年轻的王诤请上了主席台并高兴地说:“我们工农红军也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这是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

      长征途中,怀有野心的张国焘企图分裂红军,另立中央。王诤截获密电,很是震惊,立即作了报告。情况十分危急,形势十分不利,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连夜开会,希望赶快与贺龙、关向应等人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取得联系,请他们急速向中央红军驻地靠拢。这项联络重任落到王诤肩上。他亲自上机发报,套上耳机,一遍又一遍地呼叫。此时,王诤的身边站满了神态焦虑的中央领导。但两个小时过去了,仍没有联系上。王诤脸上挂满了焦急的汗珠。毛主席温和地对王诤说:“不要着急,耐心是成功的保证。”王诤不住点头说:“主席,我有这个信心,一定能够呼通。”因为电台头一天出过故障,他又作了一次检修,终于传来了友军电台的呼号,联络成功!帐篷里的气氛一下活跃起来,毛主席用力地拍拍王诤的肩膀说:“好哇,王诤同志,你为党中央、为工农红军又立下大功,历史将永远铭记你的功绩!”

      王诤将军创造了辉煌传奇的一生,他驰骋疆场、屡建战功、叱咤风云的英姿已经存留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画卷之中。解放后,他创建多领域广阔事业,善于培养和使用人才,廉洁奉公、鞠躬尽瘁,展现了他卓越的领导才华和高尚的品格。他的功绩,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

“半部电台起家,一生征战为民”,

就是他最好的人生写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