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鼓舞人心”来形容某人的一句话或一段文字给人带来精神上的触动。鼓舞这个词,有一种说法源于“建鼓舞”这种古代祭祀舞蹈。本文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鼓文化着手,来看人类文明中鼓的来源及对人们生活与精神信仰的影响。
鼓舞人心
(土鼓 新石器龙山文化时期,约公元前2500年,山西省博物馆 )
在出土的曾侯乙墓鸳鸯盒以及汉代石画上,有一种特殊的舞蹈形式—“建鼓舞”。
鼓,在古代是通天的神器,是一种与神沟通的方式,是人们祭祀时的常用物品。鼓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1980年于山西襄汾县陶寺出土的陶土鼓,以陶土为框,两面蒙皮,是当时的乐器。《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草,伊耆氏之乐也。”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土鼓,在周代是国家祭祀的用具:“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东田钧。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 彩漆木雕鸳鸯形盒 湖北省博物馆 )
(鸳鸯盒上的建鼓舞图 资料图)
鸳鸯盒的腹部,左侧撞钟、右侧敲鼓,手舞足蹈。所谓建鼓,即建木与鼓相合。(范文南《曾侯乙墓鸳鸯盒“建鼓舞图”考释》)《山海经·海内经》:“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建木本身就是通天的大树,再加上鼓的通神之用,合用为“建鼓”并作为通天神器来使用,是人与神交流的方式。
(击鼓陶俑 南北朝 北 明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
鼓吹,是一种汉魏以后特别流行的演奏方式,主要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曲,如鼓、箫等,故称“鼓吹”。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这件击鼓陶俑,出土于西安草场坡墓地。此墓内出有仪仗俑约60件,其中击鼓俑3件,吹角俑2件,击锣俑1件,是“鼓吹”队伍。
(鼓吹 资料图)
鼓吹队伍中,还包括一种“鼓吹车”。最早见于《隋书·礼仪五》:“上施层楼,四角金龙,衔琉苏羽葆。……楼上有翔鹭栖乌,或为鹄形。”孙机先生在《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指出“鼓吹车是仪仗用车,车上有建鼓,有击鼓和奏乐的人。”据《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记载,延寿“衣黄纨方领,驾四马,傅总,建幢棨,植羽葆,鼓车歌车,功曹引车,皆驾四马,载棨戟”。
击鼓之乐
( Krishna Dancing 大都会博物馆 资料图)
印度是一个能歌能舞的国度,这里的鼓也独具特色。印度鼓里有一种叫格塔姆(ghatam)的鼓,和我国出土的陶鼓一样,都是陶器。格塔姆没有鼓皮,实际上是一个陶罐。
(木丹加鼓 资料图)
(神庙里的击鼓石刻 资料图 )
印度最古老的鼓是木丹加鼓(Mridangam),这是一种双面鼓,多用于南印度古典音乐和婆罗多古典舞中。在印度音乐中,鼓是掌握时间和节奏的乐器。
(手鼓 Frame drum 大都会博物馆)
在《圣经》英文译本中,没有“drum”一词,而常出现一个源于希伯来文的“toph”。“toph”可译成“tabret”或“timbrel”,意思是圆形的手摇鼓。圣经中的“tambourine”,“timbrel”或“tabret”,是有木框而没有铃片的框鼓(frame drums)。我们可以说,《圣经》中的“鼓”,是一种近似现代的框鼓。
《圣经》种带有鼓的章节:
“大卫和以色列众人在神前用琴、瑟、锣、鼓、号作乐,极力跳舞歌唱。”(代上13:8)
“歌唱的行在前,作乐的随在后,都在击鼓的童女中间。”(诗68:25)
“击鼓之乐止息,宴乐人的声音完毕,弹琴之乐也止息了。”(赛24:8)
“耶和华必将命定的杖加在他身上,每打一下,人必击鼓弹琴。打仗的时候,耶和华必抡起手来与他交战。”(赛30:32)
(萨米鼓图案 资料图)
在北欧萨米文化中,有一种萨满使用的鼓—萨米鼓(Sami drum)。萨满使用鼓让自己进入通神的状态而获得未来的信息。鼓在萨满的手中,也是一个充满神力的法器。
17世纪的牧师Samuel Rheen 在研究萨米文明中指出,萨米鼓有的时候被用来预测大致有几个方面:一、对未来事物的发展态势;二、对健康、财富、运气的预测;三、治愈疾病。
( 传统Djembe 巴黎自然博物馆 )
现代意义上的非洲手鼓,多指西非的Djembe(金贝鼓),是曼丁文化的代表性乐器。非洲大陆的鼓种多达百余种,体现出非洲人对鼓的喜爱。在东非的斯瓦希里语中,“鼓”和“舞”是同一个字。
(鼓 大都会博物馆 )
在秘鲁的纳斯卡文明中,也出现了陶鼓。纳斯卡文明出现在公元前100年到公元800年,盛产陶瓷、纺织物以地理印迹。
对比了中外文明中的鼓文化,我们可以借《易经》中的“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一句来总结:鼓,如天上打雷,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模拟,也是一种与神交流的方式。在此基础上,人们掌握了音乐的律动。无论是北欧的萨满还是中国古代的巫,无论陕北的秧歌大鼓还是圣经中人们庆典上的鼓乐,鼓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