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展开和顺利实施武进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春秋淹城独木舟”的保护修复工作,在拆除独木舟原陈展玻璃柜、三维建模、本体全面评估检测及修复方案深化等前期基础工作后,常州市武进区文体广旅局组织专家对独木舟修复实施方案进行了二次论证及确定。
2020年9月28日至29日,武进博物馆召开了“馆藏春秋淹城独木舟保护修复实施方案”第二次论证专家评审会。会议邀请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李化元,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原主任吴顺清,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张金萍、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周松峦及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专家李玲五位专家成立方案论证专家组。武进区文体广旅局副局长陈亚娣,武进博物馆支部书记、馆长施建刚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专家组首先现场查看了淹城独木舟的现状、保护支架以及量身定制的四节、全长8米、可分可接的修复台,对前期基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武进博物馆施建刚馆长向专家们介绍了独木舟保护修复项目的申报、立项等准备及前期实施事项,而后项目实施单位进行了《实施方案》的汇报。专家组成员通过对方案的研读、质询,结合第一次论证会专家组意见,从可行性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分析,与项目方就修复材料及工艺的实验筛选进行了沟通,明确既要确保文物安全也要保障修复成效的方案目标,并提出文物本体修复与预防性保护同步实施的建议。
淹城独木舟是春秋时期留存至今具有厚度的生命痕迹,其出土为淹城这一中国第一水城增加了完整性。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最完整的独木舟,也是我国定级较早的国家一级文物。本次方案论证会再次为确保此国家一级文物修复项目全面展开和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体现了择一事终一生的文博人对文物的敬畏和文化传承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