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正值阴历三月天,一番好风好雨过后,万物生长,一派“天清地明”的景象。清明节当天,来自李公朴幼儿园的20组亲子家庭,一起走进博物馆,参与“放飞中国梦,争当追梦人”武博清明节活动。
孩子们在博物馆穿越古今,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优秀文化魅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分享自己了解的清明节习俗与故事,并一起朗诵了唐代杜牧的《清明》。
古人擅长在书画、瓷器等日常器物中表达对清明游艺活动的喜爱。武博历史展厅中陈列的一对明代青花婴戏纹碗描绘了孩童们在庭园内放风筝、抽陀螺等玩耍嬉戏的场景,可谓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纷纷在历史展厅找到了这对青花婴戏纹碗,一起饶有兴致地驻足欣赏,打卡盖章,合影留念。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最受欢迎的亲子活动。在古代,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活动现场,大家一起绘画、制作和放飞风筝。
“你瞧,我的风筝漂亮吗?”“我做的风筝不但漂亮,而且它还能够飞到很远很远的天空上。就像小飞机一样!”
“爸爸妈妈,你们看,风筝飞起来了!”
大家一起带着亲手制作的风筝,奔跑在大地上,看着风筝扶摇直上,心中溢满感动,就这样让每一只装载着梦想的风筝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