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文化保护职责,进一步提升武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武进博物馆在全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现制定武进区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创建国家三级博物馆为总目标,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在基础建设、社会教育、文物保护、人才队伍、学术研究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努力把武进区博物馆建设成为有影响,有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
二、基础建设
1、在合理保护、科学利用的前提下,开拓社教活动的新空间。向武进区政府申报对原有博物馆向南改扩建,增设陈展区域及青少年活动中心。
2、继续打造“平安武博”建设。增设博物馆安检系统及游客流量监测系统;坚持人防与技防相结合以人防为主;坚持专职与业余相结合以专职为主;坚持制度与检查相结合以制度为主的方法,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三、社会教育
1、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民生服务和社会服务功能,“十三五”期间,我馆将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强化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积极探索以提高观众参观质量和改善参观环境为主要目的免费开放后的管理新模式,社会教育主题活动的新方式和新途径。
(1)继续实行“一条主线、三个类别、四大板块”的社教模式,拓展青少年传统文化“二送一体验”社教新项目:以传统节日为一条主线,三个类别即“二送一体验”,包括送讲座、送展览、体验活动,四大板块为“浪漫春日”、“七彩夏日”、“高远秋日”、“缤纷冬日”四个系列活动。
(2)推出1-2个以“奇妙武博”为品牌的社教活动,打造“移动的博物馆”。通过博物馆平台,将历史文化讲座、精品文物展览(展板)送进学校、社区,从而吸引大众走进博物馆,参与社会教育活动,把博物馆(相关文创产品)带回家。
(3)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拓展志愿者服务内容,加大与其他博物馆志愿者及其他行业志愿者的联系与交流
(4)加强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建设,提高讲解员的业务水平,逐步推行“双语”讲解。
4、力争每年引进、举办有特色高水平的精品特展8-10场。坚持以体现“时代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创新性”为办展理念,在“十三五”期间,逐步更换部分展柜,使其更符合安全、坚固、方便的使用原则;充实调整基本陈列的内容及文物,做好通史陈列;加强馆际之间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文化交流。
四、文物保护
1、藏品管理。馆藏文物是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扎实而又细致地规范藏品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将直接影响整个博物馆的工作。“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完善馆藏数据库建设,全面核对、清点馆藏文物,完成所有馆藏文物的信息录入工作。进一步加强库房的管理,规范藏品出入库制度,严格库房日常管理。
2、文物保护与修复。要加强展厅、库房文物的保护,坚持日常展厅巡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科学处理。
“十三五”期间将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积极申报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修复管理要求,制定文物修复计划,依托南博,联合常博,科学开展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继续开展博物馆馆藏书画修复项目(计划5年完成120-150幅藏品修复)及国家一级文物春秋淹城独木舟修复保护与陈展工作。
3、数字化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是博物馆得以快速发展的渠道之一,“十三五”期间要继续完善和提升博物馆官网;要建立武进博物馆微信平台;要完善现有的数字资源,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对外宣传及文化传播功能。
五、人才培养
1、人才引进。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始终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十三五”期间,我馆将有计划的进行各类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工作,并在文物保护、文物鉴定、学术研究、策展、社会教育、文物摄影等方面作为重点,逐步逐个充实人才队伍,形成学历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为博物馆持续发展增加后劲。
2、人才培养。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多渠道加大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十三五”期间,一是开展业务基础培训,系统讲述博物馆的业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确定专题,外聘专家学者来馆进行深入的讲解和研究;二是采用把员工送出去的方法,积极参加各级文物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三是加强与科研机构、馆、院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到取长补短。
六、学术研究
1、 “十三五”期间,计划以地方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物等的研究为题,力争每年举办1期学术研讨会,提升武进博物馆的学术研究水平。
2、 “十三五”期间要积极与高校、考古研究所等各类科研单位合作,力争申报1-2个科研项目,聘请相关专家担纲,形成跨部门、跨单位合作模式。
3、 “十三五”期间继续坚持办好《武进文博》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