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
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二侯白露降。
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三侯寒蝉鸣。
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习俗】
《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便是指进入秋季后,夏季的多雨湿热逐渐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过渡,自然界中的阴阳之气则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最明显的变化是草木的叶子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那么立秋时节有什么样的习俗呢?
吃西瓜: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贴秋膘: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
秋天,是美丽的,是香甜的,是硕果累累的。秋天更是多姿多彩,快乐而充满收获的。孩子们,让我们在立秋这天,一起来读读“诗歌里的立秋”、绘绘“秋叶创意画”吧!
?诗歌里的立秋
《咏廿四气诗》
唐·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赏析:这首诗将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都写在诗中,同时佐以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很是应时应景。辞浅意哀,最后收笔于“一叶知秋”的伤感,使秋的落叶与惆怅的心绪互为映证,意蕴幽深。
?秋叶创意画
“一叶而知秋”,但立秋时,暑热仍旧未全退去,梧桐树叶不一定会掉落,但是爸爸妈妈们可以带着孩子去探索和认识不同植物的叶子,拓印小叶子、做叶子标本书签、画叶子笔记……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呢!
武博友情提醒:
秋季是各类传染病高发时期,
疫情防控也不能马虎,
我们仍需做到在密集人群中戴口罩,
平时坚持勤洗手、勤消毒,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将病毒隔离在外哦!
祝大家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