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通知>>上级来文>>文章内容

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3-10-11   点击:350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第一章      
第一条  为鼓励社会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发展,开发和利用社会科普教育资源,推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办法》和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普教育基地主要是面向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特定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功能的场馆、设施或场所。主要包括: 
(一)科技、文化、教育类场馆,如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宫(活动中心)等。 
(二)具有科普展教功能的自然、历史、旅游等社会公共场所,如动植物园、海洋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三)科研机构和大学面向公众开放的实验室、陈列室或科研中心、天文台、气象台、野外观测站等。 
(四)企业、农村等面向公众开放的生产设施(或流程)、科技园区、展览馆等。
(五)其他向公众开放的具备科普展教功能的机构、场所或设施等。 
第三条  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遵循鼓励共建共享,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  省科普教育基地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国家给予公益性科普事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五条  省科普教育基地由省科协、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前述三部门简称“认定单位”)联合认定。由省科协会同省科技厅、教育厅制订认定办法,组织评审工作,协调解决认定过程中其他重大问题。 
第六条  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工作办公室(下简称“认定与管理办公室”)设在江苏省科协科普部,负责省科普教育基地受理与资格审查,评审认定、年度检查等日常工作。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七条  省科普教育基地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和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以公益性为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社会公德,反对封建迷信。 
第八条  省科普教育基地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备一定规模的专门用于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固定场所。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展教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场所类科普教育基地户外活动场所不少于200亩,且展教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科研院所、生产设施和其他类科普教育基地展教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二)拥有主题内容明确、形式多样的科普展教资源。 
(三)配备有稳定的专职或兼职的科普工作管理人员和科普讲解员,有稳定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四)有固定的科普经费投入,能够保障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所需的经费。 
(五)能积极对外开放,达到一定规模观众的接待量。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250天,每年接待观众不少于3万人次;公共场所类科普教育基地在划定区域内向公众常年开放,每年接待观众不少于1万人次;科研院所、生产设施和其他类科普教育基地,要根据公众需求和自身工作安排,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公众开放,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100天,年接待观众不少于3000人。 
(六)面向社会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管理规范,特色明显,成效显著。 
(七)有符合国家要求的安全设施,保障措施完备。 
第九条  省科普教育基地应具备持续开展活动与持续发展能力,有长远工作规划,保障措施有力。 
第十条  省科普教育基地接受认定单位的业务指导与监督检查,积极参加省和地方科普活动,承担支持基层场馆和学校、社区、农村、企业开展科普工作的义务。 
                                           第四章  申报、推荐与评审程序 
第十一条  申报资格。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并已获得市级或省级相关部门认定与命名两年以上的科普教育基地。对部分科普教育业绩突出,社会影响力大,且符合基本条件的科普教育基地,可由省辖市科协或省相关部门直接推荐申报。 
第十二条  申报与推荐。 
(一)申报材料。申报单位提供以下材料,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书》。 
2.《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测评指标》及相关附件(提供用于说明测评项目开展及成效情况的有关文件、资料、图片等证明材料)。 
3.申报单位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推荐与受理。推荐工作采取属地化的方式进行,各省辖市科协为本地区科普教育基地的推荐单位,应会同市科技局、教育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提出推荐意见和测评结果,在规定申报时间内统一报送到认定与管理办公室。 
第十三条  评审与认定。由认定与管理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提出拟认定名单,经认定部门审定和社会公示后,联合颁发“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证书和牌匾。 
                                                           第五章       
第十四条  认定单位对省科普教育基地负有业务指导的职责和督察权利,实行年度工作考评制度。符合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条件的单位,经自愿申请,由省科协向中国科协推荐申报。 
第十五条  省科普教育基地上级部门应加强对其管理与考核。各级科协、科技局和教育局要对各科普教育基地改善工作条件、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给予积极支持。 
第十六条  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实行动态管理,认定有效期限为5年。认定期满前6个月,由被认定单位自愿提出审核认定,经综合评估认定为合格,可被继续认定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到期未参加审核认定或审核不合格者,原认定资格自动失效。 
第十七条  取消资格。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有效期内撤销省科普教育基地命名: 
(一)有违法乱纪行为。 
(二)有宣传邪教、封建迷信等活动。 
(三)有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经指出仍不整改的。 (四)连续二年不能履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义务或不参加考评的单位。 
                                                          第六章       
第十八条  各省辖市、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开展地方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