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侧记
岁末将至,全国各地的文物局长们都愈加忙碌。12月25日,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河北正定,参加由国家文物局、住建部、河北省政府召开的古城保护现场会;之后又马不停蹄,乘坐大巴车来到北京,现身在12月27日召开的2013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
27日上午8时半,国谊宾馆迎宾楼三层可容纳200多人的会议大厅灯光明亮,座无虚席,各省(区、市)的文物局长们,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代表,国家文物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及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京中央文博单位代表,以及曾经长期从事文物工作的老领导、老专家,济济一堂,聆听文化部部长蔡武和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的讲话,一同回顾2013年的工作,研究部署2014年的任务。
“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2014年文物工作总基调使与会者振奋不已。“两个讲话出乎意料的好”,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郭旃在分组讨论中开门见山地说。“关于2014年的工作,励小捷局长的讲话把握大局准确,重点清晰,有很高的要求,但踮起脚来可以摸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第二组发言代表、吉林省文物局局长金旭东用生动的话语表达出大家的共同感受。
古城保护成焦点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及正定古城保护现场会刚刚闭幕,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紧随其后,古城保护成为今年局长会关注的焦点。蔡武部长强调,要顺应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切实保护好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积极探索文物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路。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北京以明清皇家建筑闻名于世,苏州以园林和城市山水系而著称,歙县的特色在于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保护古城,一定要以敬畏祖先、尊重历史的态度,深入研究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发掘和保护好每个古城自己的特色”,励小捷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做好古城保护工作,文物部门负有重要责任。一是提升古城保护在文物工作中的地位;二是加强古城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三是科学编制规划;四是实行分层次、针对性保护;五是认真履职,严格执法。
参加会议的老专家也心系古城保护,献计献策。“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到文物保护问题,很重要,一定要抓住”,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张忠培先生说,老城下压着文物,新搬城镇地下也可能有文物,要进行考古勘探,这方面文物局要管起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傅熹年先生建议,文物部门要积极参与城镇建设的规划工作,目前文物系统也有一些技术力量,要培养规划人才,增强在建设规划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各地文物局长们表示,要充分领会和落实好中央领导同志的相关批示精神,全面推动古城研究、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有的小组建议,国家文物局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印发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指导意见。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刘谨胜说,古城的保护是政府行为,要靠各个部门的配合才能实现。文物部门要立足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引导其他部门做好这项工作。贵州省文物局局长王红光说,现在各地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还是文化建设。希望国家文物局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可以做一些试点,做一些探索,也可以建立一些标准。
改革创新是基调
深化文物系统改革是今年文物局长会议的基调。“我们所处的不是一个守成的时代”,励小捷局长强调,要充分认识深化文物系统改革的必要性,明确文物系统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切实履行部门管理职责。2014年文物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是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以项目审批制度综合改革为突破口的各项改革,着力增强宏观管理能力,着力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着力提升文博行业服务社会的水平。
据了解,国家文物局已制定2013年至2015年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计划。今年已取消由政府出资修缮的非国有国保单位转让、抵押或者改变用途审批等3项审批事项,下放考古发掘单位保留少量出土文物留作标本许可事项。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听了蔡部长、励局长的报告感到非常振奋。报告紧扣改革的主线,有思想,有步骤,有探索,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明确了文物部门在加快行政职能转变中的主要任务。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一些代表在小组讨论中建议,国家文物局应就推动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审批改革出台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国保单位立项审批、技术方案审批的具体程序和要求,对其他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案审批也要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
“国文信”揭牌:一个改革实例
在上午的大会上,蔡武部长和励小捷局长共同为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成立揭牌。“国文信”,一个陌生的名字展现在全国文物局长眼前。可以预知的是,这个名字将会很快被全国文物行业所熟悉。
“国文信公司的成立是国家文物局改革的一个实例,一个实际行动”,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东风介绍说,国文信公司是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独资组建的公司,作为规范的第三方与国家文物局签订合同,主要承担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审核,在国家文物局立项审批后,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技术方案的审核。近10年来,这项工作由国家文物局文保司来做,随着工作量越来越大,由于人手不足,往往造成审批周期过长。为提高审批效率,国文信公司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承担这项工作。
励小捷风趣地将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审批综合改革比喻成文物系统改革的“牛鼻子”。要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文物系统其他方面的改革。这也是2014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成立国文信公司,是继一年前成立国文琰公司之后,国家文物局深化改革,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加快培育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的又一探索性举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曙光介绍说,国文琰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测绘与咨询,以及可移动文物技术保护设计等。公司成立一年来,按照市场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秉承文物维修质量第一的原则,将努力发展成为具有深厚科研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能够担当社会责任和树立行业标杆,国内知名的“文物保护集团军”和“文物保护工程国家队”。
希望老同志经常关心和帮助
“文物事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老专家、老领导的支持和指点”,下午分组讨论,励小捷局长来到谢辰生、傅熹年、黄景略、吕济民、张忠培等老专家所在的讨论小组,倾听老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要加强文博队伍建设,完善充实机构”,年逾九旬的国家文物局原顾问谢辰生先生首先说。他不无忧心地举例,一些基层文物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在农民哄抢出土文物或工程中拆除不可移动文物时,不仅毫无作为,而且言行偏离法律规定,表现出政策和业务水平的低下。鉴于当前文物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他建议,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高文物干部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先生说,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工作。文物部门应加强机构设置,加强人员队伍配备,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
老专家们还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国有博物馆和民办博物馆的管理、《文物保护法》的修订等问题,抚今追昔,畅所欲言,抒发见解。
励小捷一面做着笔记,一面微笑着与老专家们交流。他最后说:“老专家、老领导的发言,使我很受启发。国家文物局和全系统的工作,希望经常得到老同志的关心和帮助”。
晚6时,安排紧凑、内容充实的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结束。“同志们,2014年的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聚精会神抓好落实”,国家文物局董保华副局长的总结讲话为会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暮色降临,记者路经宾馆大堂,只见各地文物局长们行色匆匆走出大门,车辆闪烁着红色的尾灯,载着他们驰向机场、车站,奔赴工作的最前沿。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已经吹响,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乘风扬帆,一路凯歌!